5.08.2009

《小團圓》

要不要看《小團圓》呢?和當時掙扎要不要看《邱妙津日記》一樣,想看是想看的,但總覺得有偷窺之虞,少了對作者的尊重。四方不少對發行《小團圓》的意見,張小虹也為文表明了「作為一個張愛玲的忠實讀者,在傷心難過與憤怒之餘,也只能以「拒買、拒讀、拒評」《小團圓》,聊表對張愛玲寫作生涯最基本的敬意。」甚至看與不看之間也能自成一個話題,傅月庵這篇就寫得有趣。但幸好我不是張迷,對張愛玲想要銷毀稿子的心願沒那麼放在心上。《邱妙津日記》一拖拖了超過一年才下定決心翻開來看,《小團圓》則趁這趟回台灣順手帶了回來。

至於好不好看呢?也有點說不上來,看完只覺淒涼。

開頭出場人物極多,我正急著想理清人物間關係,推敲某些人物出場的意義,到了書後半那些人又都消失了。在這本難以讓人不對號入座的自傳小說,雖說紛雜的人物可以理解,誰理得清生命裡來來往往那些人物,那些才重要到可以讓他們粉墨登場,那些又該大刀一砍趕出記憶,但對不是張迷的讀者來說,還是看得有點累有點贅。

而讓人覺淒涼的是,連她自己都寫,對錢。看得重,又儉,對姑姑母親和邵之雍的念頭都有錢這事在那裡打轉。於是看她誠實地寫,提到所有的感情都有她的驕傲和一貫的透徹,可是錢事也是忍不住不提。讀來甚至覺得有點尷尬,她卻提得自然也好像大器,又顯見不是不在意。對性也幾乎一樣,說是看如「食色一般」,於是寫得好像也不就是那麼回事,可是又顯見不是不在意,到最後幾乎是忍不住提了又提,又一邊時不時要猜測推敲一下之雍和這人那人發生過關係沒有。情感的變也得從性窺見:

「從前兩個人睡並不擠,只覺每人多一隻手臂,恨不得砍掉它。但是現在非常擠,礙手礙腳,…不知道有多少地方扞格扺觸。

其實她也並沒有想到這些,不過因為床太小嫌擠,不免有今昔之感。」

這麼清楚描述自己心裡旁白,算是冷眼透徹了,讀來幾乎讓人不忍。

但有時也覺妙極,像說之雍的文章:

「她再看到之雍的著作,不欣賞了。……她一看見「亦是好的」就要笑。」讀到這也跟著笑,雖然對胡蘭成《今生今世》已經只剩大約印象,胡派朱家姐妹倒是常提醒胡蘭成愛用語,果然都什麼什麼「亦是好的」,什麼「不好」。

讀著讀著出現很多張式珠璣,慧黠又不免尖酸,既是自傳小說,那是對自己也不客氣了,這樣的存在想必對張愛玲來說是公平。這些大約是張愛玲生平之痛和理解的張式道理四現在書裡,做為小說是零散的,讀完卻覺得好似對張多了點理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