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氣味,陰魂不散地飄盪在無法刷洗的空氣裡,突然就有點惱怒起來。
動物本能被提醒了,領地!深深覺得被侵略但又對懸浮於空氣中的微粒子無可耐何,只好莫名其妙生起悶氣來。
7.28.2009
7.19.2009
打掃
打掃之於我,是病也是療癒。
該做設計卻沒有靈感滿室亂走的時候,會在幾個小動作間導向極可能成為大掃除的清潔整理。起初只是桌上亂了點,思路處處打結看了零亂的桌面更加煩躁,隨手開始把不需要用的書閤起攏齊,幾張畫過草圖但俱皆無用如垃圾的紙疊成一疊,紙張收齊赫然發現原來之前找不到的筆就在那兒,但已經又拿了新的筆並且削好,這些用了消失,消失了又再出現的筆永遠是那樣新潔又修長。桌上雜物收妥,那討厭的橡皮擦屑卻開始礙眼起來,清了清,終致最後吸地拖地整套都做了一遍。累極了坐著歇會兒,才又想起,是要畫圖啊(亦可是寫作業、寫論文、念書或打電話給討厭的consultant)!
但打掃時心靈的平靜與事情擱著然後心底發慌是不同的。只是簡單而重複的動作,動作之後的成效卻顯而易見,半小時的勞動就帶來即時的成就感,足以讓人暫時遺忘那些一擺數週卻毫無進展的頭大問題。且沒有將正事擱置而先行玩樂時產生的罪惡感,畢竟,清潔雖是小事但也是生活之必要,怎麼說也有點理直氣壯。運氣好的時候,在簡單而重複的動作間竟會頓悟出事情的解決之道。
幾乎帶有療癒作用的打掃一事,還不致成癮,只是心情煩躁時也常賴以平靜自己。多年以前,也是這樣個很需要平靜的夜裡,那時有個很可怕的老師(現在完全忘了為什麼可怕,到底在怕什麼),前一天才從球隊告假回到學校,一夜沒睡趕圖、又在最後兩小時得到大家的幫忙,終於順利交了圖和模,拖著一身心的疲累回到家,但心情不知為什麼依然惶惶。於是習慣性地開始打掃,想以一室的清潔換取心情的平靜。真的是很累了,但又非常堅定有耐心地一步驟一步驟進行著,桌上的筆屑橡皮屑先清掉,擦了桌子之後除塵拖把上場清潔地板,然後再跪在地上一磁磚一磁磚地用抺布擦拭。堅定到固執的程度,完成以後,好像真的舒坦了,也累癱了。那天夜裡我在心悸裡醒來,之後的日子我從此有了不大不小的病。不能勞累不能有壓力非常不適合現代人生活節奏的毛病。
但我仍行禮如儀地經常進行打掃儀式,客人來前打掃以示禮貌,客人走後打掃回歸安寧;不忙碌的時候打掃以清潔,忙碌的時候打掃以平靜心情。那是我得病的連結,也許本身就是一種不輕的執癖症頭,但也是我療癒的依賴。可能比起幻想中的可可攤子,我更該認真考慮開家清潔公司的可能性。
該做設計卻沒有靈感滿室亂走的時候,會在幾個小動作間導向極可能成為大掃除的清潔整理。起初只是桌上亂了點,思路處處打結看了零亂的桌面更加煩躁,隨手開始把不需要用的書閤起攏齊,幾張畫過草圖但俱皆無用如垃圾的紙疊成一疊,紙張收齊赫然發現原來之前找不到的筆就在那兒,但已經又拿了新的筆並且削好,這些用了消失,消失了又再出現的筆永遠是那樣新潔又修長。桌上雜物收妥,那討厭的橡皮擦屑卻開始礙眼起來,清了清,終致最後吸地拖地整套都做了一遍。累極了坐著歇會兒,才又想起,是要畫圖啊(亦可是寫作業、寫論文、念書或打電話給討厭的consultant)!
但打掃時心靈的平靜與事情擱著然後心底發慌是不同的。只是簡單而重複的動作,動作之後的成效卻顯而易見,半小時的勞動就帶來即時的成就感,足以讓人暫時遺忘那些一擺數週卻毫無進展的頭大問題。且沒有將正事擱置而先行玩樂時產生的罪惡感,畢竟,清潔雖是小事但也是生活之必要,怎麼說也有點理直氣壯。運氣好的時候,在簡單而重複的動作間竟會頓悟出事情的解決之道。
幾乎帶有療癒作用的打掃一事,還不致成癮,只是心情煩躁時也常賴以平靜自己。多年以前,也是這樣個很需要平靜的夜裡,那時有個很可怕的老師(現在完全忘了為什麼可怕,到底在怕什麼),前一天才從球隊告假回到學校,一夜沒睡趕圖、又在最後兩小時得到大家的幫忙,終於順利交了圖和模,拖著一身心的疲累回到家,但心情不知為什麼依然惶惶。於是習慣性地開始打掃,想以一室的清潔換取心情的平靜。真的是很累了,但又非常堅定有耐心地一步驟一步驟進行著,桌上的筆屑橡皮屑先清掉,擦了桌子之後除塵拖把上場清潔地板,然後再跪在地上一磁磚一磁磚地用抺布擦拭。堅定到固執的程度,完成以後,好像真的舒坦了,也累癱了。那天夜裡我在心悸裡醒來,之後的日子我從此有了不大不小的病。不能勞累不能有壓力非常不適合現代人生活節奏的毛病。
但我仍行禮如儀地經常進行打掃儀式,客人來前打掃以示禮貌,客人走後打掃回歸安寧;不忙碌的時候打掃以清潔,忙碌的時候打掃以平靜心情。那是我得病的連結,也許本身就是一種不輕的執癖症頭,但也是我療癒的依賴。可能比起幻想中的可可攤子,我更該認真考慮開家清潔公司的可能性。
7.12.2009
搬家
幾次搬家,就是一次一次檢視所有物的存在與意義,視覺化那些意義的時移,並且許多時候,丟棄。
搬了三次家,一次丟一些學生時的作業和模型,都第三次了也還有捨不得丟的。想想自己真沒氣魄,當初早該加入畢業燒模型的狂歡儀式,一把火燒了乾淨,那些曾經暗夜裡的斧鑿痕跡和幼稚心思那真這麼值得保存。可是,就有那麼兩小箱,每次想丟了,又以極堅毅的口吻對我說:都已經包裝好了,也不很佔空間,為什麼還一定要丟呢,真的這麼討厭自己的一路迤灑的痕跡嗎?然後,就又留下來了。
一箱繪圖工具是念研究所的時候,從台南帶回台北又整箱運到美國。但開箱以後非常迅速就發現那些工具幾乎無用武之地,公制比例尺和英制不同,比例尺連同傢俱板一起收在箱子底層,曾經是量尺也是切割尺的三角板剩下單一功能;不用太久以後,其實也不論公制英制,一切數位化,圈圈板、一盒還來不及用完的鉛筆連同毛刷一起收回箱子。畢業以後,箱子裡的東西又陸續增加。最早加入的是沒用完的模型用金屬洞洞板、只剩下包裝紙功能的草圖紙,水彩用具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浪漫懷想之後,終於認清自己其實幾乎(還是保留了「幾乎」!)不再會拾起畫筆,收入了箱子裡,後來色鉛筆和為數不少的麥克筆也加入了行列。一箱繪圖工具於是又回復了當初飄洋過海而來的規模,但這回失去了躍躍欲試的可能性,只留下紀念價值地沈睡在衣櫃深處。
曾經資訊恐慌般地整理了又留了的上課零散講義筆記,影印的、電子檔的案例、和多年蒐來的影片,這回都不想留了。不想再那樣資訊恐慌了,不在腦裡的,即使留了再多,都只是心裡的慰藉,其實也許更像是負擔。都丟了!很多旅行中買來的小紀念品也都進了箱子裡,雖然現實,但的確心情過了,那些時刻也顯得不那麼值得經常被提醒。
一邊丟棄收藏,一邊卻也滋長新的懷念,心大概也有容量,而且喜歡維持滿載。這回,家裡開始有Ikea以外可以說出點故事的幾樣傢俱,架上有曾經的下廚狂熱後留下的鮮艷色彩鍋具,以及,台北的照片。這是說我真正成為異鄉人了嗎?必須以遊客的方式紀念我城,透過一楨照片想念曾經的所在。
搬了三次家,一次丟一些學生時的作業和模型,都第三次了也還有捨不得丟的。想想自己真沒氣魄,當初早該加入畢業燒模型的狂歡儀式,一把火燒了乾淨,那些曾經暗夜裡的斧鑿痕跡和幼稚心思那真這麼值得保存。可是,就有那麼兩小箱,每次想丟了,又以極堅毅的口吻對我說:都已經包裝好了,也不很佔空間,為什麼還一定要丟呢,真的這麼討厭自己的一路迤灑的痕跡嗎?然後,就又留下來了。
一箱繪圖工具是念研究所的時候,從台南帶回台北又整箱運到美國。但開箱以後非常迅速就發現那些工具幾乎無用武之地,公制比例尺和英制不同,比例尺連同傢俱板一起收在箱子底層,曾經是量尺也是切割尺的三角板剩下單一功能;不用太久以後,其實也不論公制英制,一切數位化,圈圈板、一盒還來不及用完的鉛筆連同毛刷一起收回箱子。畢業以後,箱子裡的東西又陸續增加。最早加入的是沒用完的模型用金屬洞洞板、只剩下包裝紙功能的草圖紙,水彩用具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浪漫懷想之後,終於認清自己其實幾乎(還是保留了「幾乎」!)不再會拾起畫筆,收入了箱子裡,後來色鉛筆和為數不少的麥克筆也加入了行列。一箱繪圖工具於是又回復了當初飄洋過海而來的規模,但這回失去了躍躍欲試的可能性,只留下紀念價值地沈睡在衣櫃深處。
曾經資訊恐慌般地整理了又留了的上課零散講義筆記,影印的、電子檔的案例、和多年蒐來的影片,這回都不想留了。不想再那樣資訊恐慌了,不在腦裡的,即使留了再多,都只是心裡的慰藉,其實也許更像是負擔。都丟了!很多旅行中買來的小紀念品也都進了箱子裡,雖然現實,但的確心情過了,那些時刻也顯得不那麼值得經常被提醒。
一邊丟棄收藏,一邊卻也滋長新的懷念,心大概也有容量,而且喜歡維持滿載。這回,家裡開始有Ikea以外可以說出點故事的幾樣傢俱,架上有曾經的下廚狂熱後留下的鮮艷色彩鍋具,以及,台北的照片。這是說我真正成為異鄉人了嗎?必須以遊客的方式紀念我城,透過一楨照片想念曾經的所在。
7.01.2009
窗簾
沒有窗簾遮擋的夜裡,不時有種生活曝露於隱藏眼光前的不安。(但真的誰會有興趣看一個夜裡也坐在電腦前的無聊生活!)不安的同時也發現,從光亮處擁抱黑暗原來是種不常有的經驗。從大扇窗望出去,隔三個街廓就是高速公路,從這個角度看出去幾乎是平視那些夜裡奔馳的車燈。都夜了但車還很多,這許多人每天都晚歸嗎?而能看見的人家都窗簾緊閉,到底我才是試圖窺視的人,無可躲藏的身形也賦予窺視光明正大的存在。
但希望,明天,就可以脫離這些奇異又明明是無聊當有趣的經驗,重回關在窗簾裡的安心鳥籠生活了。
但希望,明天,就可以脫離這些奇異又明明是無聊當有趣的經驗,重回關在窗簾裡的安心鳥籠生活了。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