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2009

季節

是從搬到加州灣區以後才對季節遞嬗開始有所感知,能夠從氣溫光影地景而不是日曆上的日期判斷時日。夏日早晨常有點陰,從金門大橋海灣缺口處吹進來的雲霧,得到下午才會被陽光蒸散,白日一直延續到晚上八九點,讓人總是野心勃勃覺得一個夏季可以完成好多清單上的夢想。秋天晴朗,地中海藍的天空到了傍晚時分映得樹梢都閃著金黃光芒,空氣乾淨清冷,好像可以凝結住那讓人眷戀的夕。冬天進入雨季,喜歡划雪的人盼著雨盼著雪,我則冬眠一般進入窩居的季節。「明春,明春來時」,除了枝繁葉茂,當然就是看到農夫市場裡耀著鮮紅色的小巧野草莓最讓人期待了。

又或許讓我清楚認知季節的並不是空氣濕度那些細微的變化,而是市場裡當令食材的出現。學生時候為了省錢為了某些非常懷念的口味開始下廚,從滷一鍋肉吃上大半個星期到看著食譜一樣一樣採辦,省錢的同時也娛樂自己,煮出了像樣極的大腸麵線也要得意一番。張羅杯碗瓢盆,吆喝玩伴。那時候煮飯其實還蠻像辦家家酒,刻意營造某種(二十年前的?)留學生氣氛,大家也合演得興高彩烈。

日常的張羅菜飯究竟和那些家家酒有點不同,食譜多半是閒來翻翻,很少再刻意為了煮什麼而買一整套新的鍋具香料調味品了。在市場裡開始辨認魚肉蔬果的品質,而當然,當令的蔬果總是特別好吃。於是春天看到大把的春蔥,會買回家烤,春一瞬即過,再之後的收成就太老了。只有夏天才看得到嫩蘆筍則是夏日餐桌上常有的菜餚。季節的意義從視覺觸覺延伸到味覺,或是反之。

在都市裡養大的封閉感官,被輕輕地敲開了一個縫。從來書上說的秋收冬藏對我毫無意義,地理課老是背都背不完某某地某某氣候適合某某作物是我最討厭的科目。在這裡我突然開始認識到,灣裡的內灣適合養蚵因為微生物豐富而海水終年冷冽,山谷日夜溫差和低雨量適合葡萄生長, 牛奶冬夏季濃醇不同因為雨季牧草濕潤牛奶也淡了。

我時常想起自己所受的教育,非常麻木地看待世界,紙本上區分一切,又或者偶爾有煽情作家對自然造作的禮讚。而這樣長成的我,被馴養規範的腦袋,到底失去了多少認知世界的能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