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2011

拼圖筆記 之一

為準備旅程翻看地圖,越看越心虛,好久以前學的歷史地理建築史零零落落,看著彷彿熟悉的地名建築名,在腦裡捷取閃過的靈光片段,好像拼圖一樣拼湊對羅馬的認知。

(一)廣場
南歐是最早出現廣場的地區,希臘時期已經有界定不那麼明確的廣場出現,希臘城市依地勢而生,那時候廣場邊界不一定有建築物明顯界定,但有Agora界石。Agora是「市民大會」的意思,是政治集會的場所。Stoa(柱廊,長廳)常是界定廣場邊界的建築型式,是以排柱面對廣場,以實牆對外的長型建築,最初的目的是政治佈告欄,實牆是張貼佈告的地方。Stoa後來逐漸演變為市民聚集的場所,也是羅馬時代「柱廊」(Colonnade)和「柱廊院」(Peristyle)的前身。

羅馬的廣場Forum和希臘Agora起源成因不同,Agora是為政治集會而生,Forum則是源於商業用途。Forum 由「柱廊院」,神殿和「會堂」(Basilica)組成。柱廊院不同於Stoa,不是獨立的建築,而是連結各建築的廊道,並圍出廣場中央空地,和Agora比起來,Forum 各建築物之間依靠著柱廊院而有了較緊密的連繫,有也比較穩定的範圍界定。Forum以神殿為視覺中心,會堂為有屋頂的活動空間,柱廊院圍出廣場,成排的商店則以柱廊院背向廣場,面對外部而開。廣場的空間使用多樣且活絡。

中世紀以後,商業活動熱絡,城市因為受到保護,可以免於強盜及戰爭的風險,人人都想入城做生意,只要進了城門就代表安全與自由。漸漸的除了市中心原有羅馬時代留下來的廣場以外,在城門邊因商業的需求又形成了新的廣場。中世紀城門邊形成的廣場大多成梯型,越靠城門越寬闊,應需求長成。城門裡外越發繁榮,定居在城門外的居民增多,有時城門外的居民會再蓋起第二道城牆,城牆形成以後,貴族或主教也就順理成章把第二道城牆內的範圍也接收成為領地。在中古城市因此會見到多道城牆的痕跡。

中世紀城市居民不再使用羅馬時期遺留下來的競技場,大多的巨型表演場都受到破壞,建材被挪去他用,但有些表演場因為容易改建,逐漸被住商佔據填滿,羅馬的Navora廣場即是看台被新機能填補,中間表演場地演變為新廣場的例子。

文藝復興時期講究嚴謹及理性的建築語彙,自從布魯內斯基Brunellschi發明一點透視以後,一點透視就成了都市規畫師的重要工具,以一點透視設計的廣場具有完美的幾合比例,但也容易失去中世紀廣場充滿活力的景像。米開朗基羅在羅馬坎坡順著原本就成80度角的既有建築物構成,對稱地在另一邊也呈80度角蓋了新宮,建造了呈梯形的坎坡廣場(Piazza Campidoglio),他同時在廣場設計了放射圖案的鋪面,讓廣場充滿了傳統文藝復興沈著氣質所沒有的張力,也預告了巴洛克時代的來臨。

聖彼得大教堂前的楕圓形廣場則是貝里尼的神來之筆,一舉打破方正嚴肅的文藝復興廣場,為整體氛圍注入了蠢蠢欲動的活力。


註:資料大多來自王維潔《南歐廣場探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