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5.2012

如果還有海

去年夏天回到台灣,明媚海色時不時從記憶裡跳出,浪聲也開始嘈嘈切切呼喚,於是去了宜蘭,去了花蓮。

東海岸的海真的是美的,那藍和西海岸的黑完全不同,她明媚,遼闊,面向一整個世界……當看得到海的時候。

很多時候,看不到。

高中大學時,九○年代末期,週休二日還沒深入國民習慣時,趕上了最後還算清爽的海岸線,和還不那麼危險的蘇花公路。從台東沿著海一路往北開,是看不完的海景。那種飽荷的景色會把心撐得滿滿的,只想大聲放歌,那時候我想,我一定要再回到這裡。

我沒有再回到台東過,只從報導裡照片裡看到杉原海岸被可怕的水泥建築灌滿了,那建築物且醜得讓人驚怒。違法違得囂張振振有辭,官商勾結到還來不及究責又無恥地官護商再闖關。何況再怎麼究責,就憑那些人,怎麼究,他們也賠不起一個海灣,賠不起這麼多人的心痛。然後那破壞竟然還是個沒有休止的進行式。

在花蓮,海岸公路往海的那一邊,立起了一棟一棟希臘風格的,歐洲森林小屋般的,或是東拼西湊異國風情的民宿。這些曖昧不清名為民宿實為旅館的建築物,大大方方地站在海岸的最前線,他們擁有島國的日初。

「那不是老師曾經提過的,在海邊的佛寺嗎」林玫眼尖看到「和南寺」。那是高中時候老師曾經提過的地方,老師曾在那裡住了幾晚,說她在海濤聲裡聽暮鼓晨鐘。在我眼前的是巨大的白色水泥佛寺,兀在山上,俯瞰太平洋。老師當年來住的時候也是這個樣子的嗎?是在巨大水泥房裡聽到海濤聲裡的暮鼓晨鐘嗎?

我無法分辨是因為海岸線太為人喜愛,所以被四路八方的人爭奪佔領,還是因為島國海岸線太長,不值一文,所以可以隨便使用任意興築破壞。像我這樣在都市盆地長大的人,根本沒有那種島民對海該有的熟悉,又或許,誰都沒有。全台灣唯一倖存的原始海岸只剩下南邊的阿壹塱,而且還岌岌可危。其它的地方,我最常看到的是水泥肉粽消波塊。

大學的時候很喜歡在夜裡到海邊聽海浪,但那是不被淮許的。在海邊待不多久,就會被海巡隊的手電筒光束趕走。那些陳年老舊的規定,防偷渡客防匪諜,所以夜裡沒有人可以靠近海岸。這年代匪諜都漂白大大方方直接坐飛機來了,只剩下海的禁令,防範島國的人長出海洋的心。

網路上找花蓮的住宿,一間又一間的民宿標榜他們到海灘零距離,只要住進民宿,清晨一拉開窗簾就可以獨享日初。有一間一間的民宿,就會有更大間的美麗灣,不讓人意外,只是全部都莫名其妙。為什麼法規可以核准海岸的建築,誰可以販賣誰又可以擁有海岸?難道海岸建築的底線不應該在那一條已經很極限的海岸公路?海岸的生態呢?岸邊建築物的安全呢?而且,我們可以對低劣的品味罰款嗎?

有一天,我們站在水泥砌的邊坡旁,看著下面的消波塊,和更遠處連綿的民宿。這就是我們的海岸,如果還有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