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6.2010

什麼是《初夏荷花時期的愛情》

大概是太仗勢還算年輕了(還是朱天心太過眷戀年輕的精神及肉體),對於朱以「初夏荷花時期的愛情」引頭來說「真正中年的故事」,完全不明所以不知所云。(那樣細瑣描述沈墜的身體和荷花究竟有什麼關聯?)

小說當然算是好看的,情節的鋪陳,對細節的描述,對樣態滑稽的存在都以不費力氣行雲流水之筆隨手成章。讀者被一路牽引,情節A的時候深覺小說合該如此,換到情節B也言之成理,情節C雖然平實了點也都一路就這樣看下去了,只是書夜還沒翻到最後,小說就在越來越短的篇章中消逝了,說是悵然,不如說隱隱有點憤怒。

在情節轉換間,當然會想起《雙面情人》這樣關於以微小細節差異導向迥異結局的本事。只是在這本小說裡,導向過異結局的微小細節差異幾乎不存在,劇情在某處節斷然地,走向了ABCD不同的方向。這樣斷然的分裂,更像是小時候有過的一本推理小說,小說裡讀到某某情節,可以自己選擇,如果這時出現的是某甲,請翻到一百二十頁,如果出現的是某乙,請翻到一百四十五頁,幾次劇情交錯,一個故事可以排列組合兜來轉去變奏一二三四。那麼這些初夏時期怎看都不像荷花優雅的愛情變奏曲架構本身其實不是新意。

如果說後設再加上劇情的不斷轉換,也許又該讓人想起卡爾維諾《如果在冬夜,一個旅人》。卡爾維諾的企圖心卻顯然大很多,每一段非常引人入勝的開頭都確確實實可以成為一本貨真假實的小說,文本快速變幻間,不只偽小說的內容不同,用字語氣文筆也力求差異,十二個章節下來連讀者被搞得疲於奔命,玩得很大。反過來說,《初》為什麼是三種故事走向呢?為什麼不是五種七種或十種呢?我有點懷疑,很自豪的小說家揮灑之間,可能還是有點不安的侷促。

說到底我是被佔了四分之一本書的跋弄得很不耐,我到底是買了一本小說呢還是花錢看人相互吹捧。究竟是我不才什麼深意都看不出來呢,還是太優秀的讀書看出了比作者寫意還深的喻意。

其實小說還蠻有動人之處,不在於那些賣弄作家才情的後設語法,也不在於變幻了多少次情節,而是那些細細瑣瑣關於「真正中年」習慣的描述,像是看電影排隊時老是讓他排,自己附近晃盪夠了時間也差不多了才在最恰好的時候出現,嘀咕埋怨中,下一次他還是那樣排的。像是要偷情時還得「忍著不做三十年來妻子的工作,削水果、泡茶、洗手帕內衣、打開行李掛衣服、打電話回家給兒女們問他們記不記得吃飯。」像是巧妙地編織進女子採集男子狩獵,演化成不擅表達情感的男人,和終於成功隱藏排卵期引誘雄性在身邊待得更久的女人。

如果小說家不是那麼早早就驕傲地落下一句「你和我一樣,不喜歡這個發展和結局?那,讓我們回到...,探險另一種可能吧。」作為一個讀者我會比較心甘情願被小說家玩弄。(小說家,如果你自己不喜歡,趁早在書房裡就換了,別印出鉛字來了。) 

2 則留言:

  1. 我也頂不喜歡這本。身體當然會拉扯著心靈,但這書寫中的身體,確是太沈重、太潮溼溫熱了。不是我不願欣賞,但刻寫得太用力,只看見作者鮮明身影在角色間飛舞(不起來),還直說「你/你們如何如何...你清潔婦似的拎著垃圾袋立在女兒臥房門口....你以為自己拔腿在跑....」這第二人稱語氣加上朱天心,就是特別讓人不快。

    我最近隨意看了一兩集日劇「同窗會」,四個中學朋友重逢後擦出中年火花,類似的情感色澤特別讓我想起這本書。不喜歡黑木瞳那角色的喃喃自白,不知是作品太差,還是我真不願意去想像那個世代的中年焦慮也將是自己未來的旅程。

    回覆刪除
  2. 最近看書越來越在意作者的誠意,技藝再高超,看不出誠意仍會讓我不快,或者是,越是賣弄的作品,越是看得出作者的格局限制。

    一方面,的確是不能了解中年心境,但總覺得那樣用眷戀少年青春肉體的角度去看中年,從一開始就注定了衰哀的氣息,中年真的是那樣嗎?至少,像我們提過的,如果現在要重回十幾二十歲,也不見得是多讓心欣喜的想像。走過的年月惶恐之中也可以算是美麗吧。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