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2012

Eat Real, 2012

每年那些熱熱鬧鬧紛紛擾擾的夏季節日活動謝幕,當我嘆息著夏天的過去,雖然不再有暑假也忙著調整收心準備入秋的時候,就會突然在家裡樓下公佈欄看到 Eat Real 這個離家最近的活動要上場了。像是個逾期的承諾,其實也是忘了被期待的,忘了被期待反倒成了一點驚喜,初秋原來也還不準備蕭澀。

Eat Real 看名字就知道是個圍繞在吃的活動,「吃真的」必須辦個活動,表示大家平常恐怕吃的都是些假的東西,黑心食品不見得是三聚氫胺,也可能以其它各種型式存在,像是摻了合法化學物的有機食品,像是生命後期為增加飼料熱量被餵養 m&m 的牛(我以為我對食物算是蠻關心,但每次都還是會學到些讓我吃驚的事實)。市場裡有新鮮的,當季的,在地的食材,並不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情。

Eat Real 活動很正面取向,有的攤位教人如何在院子裡養雞,有的教人如何在陽台種菜,教人做麵包,養酵母,揉麵糰做 pizza ,還有我最喜歡看的庖丁競賽。看那些技術純熟的(也有比較生澀的隊伍)庖丁,在四十五分鐘之內把一整隻牛後腿分解成在肉鋪看到的一塊一塊有名字的肉,主持人一邊說些關於牛的故事,吃草的牛和吃飼料的牛如何背部活動不同而肌肉運動程度不同,肉質不同,說說不同部位肉質不同適合什麼樣的烹調方式,現場看圖說故事說說庖丁的技巧,左手鉤右手刀,如何三招兩式就把大塊肢體分解。每年都是精采緊湊的四十五分鐘。

有看有動手做當然還要開口吃。Eat Real 對我來說就像是把夜市搬到樓下來一樣,擺攤的有些是灣區比較有名的 Food truck ,有的是奧克蘭當地的餐廳,全雞全豬全羊都上場了,各國食物只要能把在地食材用得好都可能出現,市場裡找到新加坡裔小女生做的新加坡豬肉乾,比新東陽的好吃很多,還有剛做好熱呼呼的薑汁豆花。

離家太近,本來是中午想下去找東西吃午餐,接著一路上了巧克力課,東吃西吃,看了庖丁賽,再吃吃喝喝,看看泰式果雕,這時候大朋友帶著小朋友加入一起吃晚餐,好吃的東西和一樣愛吃的人一起吃是最好吃的了,就這麼一路混到都要打烊了才回家休息。第二天還不甘心又去排了一回冰淇淋。

像這樣夜市一般的活動,在我的感覺裡是很亞洲式的,和傳統園遊會式的活動不一樣,不是以園遊會的舞台為主,旁邊配些小攤販,大家反而是衝著好吃的夜市而來,活動卻像是是夜市裡的花邊。新興的流動攤販 Food truck (行動小食屋)從洛杉磯開始風行,一來是受到經濟不景氣的影響,低價中品質的食物大受歡迎,一方面,由洛杉磯開始一定不是個偶然,甚至看看第一家「有名字」的,要排隊的 Food truck 賣的韓風墨西哥餅就知道,這是受了亞洲影響,城市裡並有足夠多的亞裔人口帶起的風潮。

全球化全球化,像是個巨大魔咒,是個醜惡的題目,尤其在人文圈子裡,多半沒什麼好評價。然而全球化與在地化的覺醒卻是同時發生的,在全球化的競爭裡,不得不以在地化做為競爭的本錢及市場區隔。於是位於東風漸進的西方,我在如夜市般的活動裡吃著當地食材做的異國美食,是好是壞是誰該算在誰的帳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